時間:2017-11-29 09:30:00 | 來源:中國書畫
主辦
《中國書畫》雜志社 北京市錫純藝術教育公益基金會
協辦
河南美術出版社?
承辦
《中國書畫》雜志社書畫院
時間
2017年11月28日15:00—17:00
地點
《中國書畫》美術館
媒體支持
人民網、中國經濟網、光明網、新浪網、騰訊網、鳳凰網、網易新聞、雅昌藝術網、國學頻道、書畫頻道、中國美術報、美術報、書法報、榮寶齋、美術觀察、中國網、藝術中國、創新網
由《中國書畫》雜志社、北京市錫純藝術教育公益基金會主辦,河南美術出版社協辦,《中國書畫》雜志社書畫院承辦的系列公益講座“中國書畫大講堂”,旨在向廣大讀者及書畫愛好者、傳統文化愛好者以講座形式,圍繞書畫研究及創作,推介系列名家學者的新近研究,推進社會公眾的書畫美育教育。該系列公益講座的主講人多為在美術史論方面卓有成就的專家以及在書畫創作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名家,內容涉及古代書畫名家名作個案研究、書畫理論及美學研究、當代書畫創作研究、印學研究等,力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輻射和服務不同層次的愛好者,彰顯《中國書畫》開放包容的文化追求,傳達北京錫純藝術教育公益基金會真誠公益的服務理念。本次推出第四講《中國書畫品評的維度》。
講座內容摘要
唐代司空圖把詩歌的美感細細地分為二十四種類型,稱為二十四詩品。受到詩品的影響,書畫品評也有二十四書品、二十四畫品、十二詩品等。更加簡要地的品評分類是南北二分法,北方多雄偉豪放,南方多秀美婉約,北人淵綜廣博,南人清通簡要。詩文書畫品評又有古雅之美,是中國特有的美感類型。書畫審美的繁簡維度,直接脫胎于詩賦文學,書畫的高度在于文學化。

主講人
張同標,江蘇鹽城人。美術學博士,F任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美術史論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主持多項科研課題,已發表論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二十余部,多次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