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19 09:30:00 | 來源:中國書畫
.jpg)
主辦
《中國書畫》雜志社? 北京市錫純藝術教育公益基金會
協辦
河南美術出版社
承辦
《中國書畫》雜志社書畫院
時間
2017年12月2日15:00—17:00
地點
《中國書畫》美術館
媒體支持
人民網、中國經濟網、光明網、新浪網、騰訊網、鳳凰網、網易新聞、雅昌藝術網、國學頻道、書畫頻道、中國美術報、美術報、書法報、榮寶齋、美術觀察、中國網、藝術中國、創新網
12月18日下午,由《中國書畫》雜志社、北京市錫純藝術教育公益基金會主辦,河南美術出版社協辦,《中國書畫》雜志社書畫院承辦的系列公益講座“中國書畫大講堂”成功推出了第六講“《洛神賦圖》與宋高宗后宮:南宋摹本的功能與意義”。
.jpg)
“中國書畫大講堂”第六講主講人邵彥
主講人邵彥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史和書畫鑒定方向碩士生導師,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高級訪問學者。其研究樂趣在于將最傳統的書畫鑒定、文獻考證方法與前沿的藝術社會學、心理學乃至病理學視角結合起來,發現司空見慣的作品和史跡下被掩蓋和忽視的真相。據悉,本項研究曾于2016年世界藝術史大會上做專題報告,開啟了邵老師的一系列“掛票講座”。
.jpg)
《中國書畫》雜志社副總編輯、北京大學博士后任軍偉主持“大講堂”第六講
邵彥的講座深入淺出,且生動有趣。她在講座中引經據典并展開推理,著重闡釋了《洛神賦圖》出現宋摹本的原因,并通過書畫鑒定方法,為幾本宋本《洛神賦圖》做出精準的年代歸屬,且發現它們都與宋高宗宮廷有關。那么,忙于進行儒家文化正統重建的宋高宗,為何會關注這樣一部純文學作品圖式?通過邵彥的講述,宋高宗個人生活經歷得以揭示,《洛神賦》在宋高宗內心原是一部悼亡之作,用以抒發他對原配妻子的懷念。而康王妃邢秉懿被擄往北方后,宋高宗的后宮隨即開展了新的后位爭奪。在這個漫長斗爭過程中脫穎而出的吳皇后,利用書畫手段,包括一些儒家經典題材的古畫摹制和改造,以及《洛神賦圖》的摹制、改繪等,逐步加強和宋高宗的感情,巧妙上位。講座將宮廷繪畫的政治意涵求解,從前朝推及后宮,也為宋高宗朝后宮書畫活動增添了具體生動的材料。
.jpg)
“中國書畫大講堂”第六講現場
在講座接近尾聲時,主講人邵彥還和到場聽眾進行了交流、解惑。聽眾的提問圍繞邵彥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等展開,其中還涉及到邵彥使用結合病理學方法對高鳳翰的個案研究,邵彥詳細地和提問聽眾講述了自己的研究心得。
據悉,該系列公益講座的主講人多為在美術史論方面卓有成就的專家以及在書畫創作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名家,內容涉及古代書畫名家名作個案研究、書畫理論及美學研究、當代書畫創作研究、印學研究等,力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輻射和服務不同層次的愛好者,彰顯《中國書畫》開放包容的文化追求,傳達北京錫純藝術教育公益基金會真誠公益的服務理念。
.jpg)
邵彥,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史和書畫鑒定方向碩士生導師,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高級訪問學者。研究樂趣在于將最傳統的書畫鑒定、文獻考證方法與前沿的藝術社會學、心理學乃至病理學視角結合起來,發現司空見慣的作品和史跡下被掩蓋和忽視的真相。本項研究曾于2016年世界藝術史大會上做專題報告,開啟了邵老師的一系列“掛票講座”。 |